“從起飛到降落只用了20分鐘,窗外是藍天碧海,腳下是萬山群島,這體驗太震撼了!”7月中旬,深圳市民鄧先生乘坐空客H135直升機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直飛珠海東澳島。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條跨城海島低空快線的首批乘客,他經歷了一場難忘的“低空+海島”之旅。
不止“低空+海島”,“低空+文旅”“AI+政務”“機器人+醫療”等應用場景正在珠海遍地開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科技創新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力爭在一批重大科技專項上取得新突破,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2025年初,《珠海市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若干措施》印發實施。珠海在全國首次把應用場景作為重要抓手寫入促進成果轉化政策,提出建立遴選發布應用場景機會清單、需求能力清單、標桿案例清單“三張場景清單”制度,優化場景遴選標準、場景征集機制、場景發布模式。這三張清單共同構成一份“英雄帖”,誠邀企業共同破解城市發展難題,既解城市治理之渴,又圓企業掘金之夢。
向科技企業發送“外賣訂單”
在傳統創新模式中,企業和研究人員常面臨“技術孤島”與“需求錯位”困境,很多創新成果止步于實驗室階段。尤其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往往要進行復雜場景驗證,傳統市場難以提供這樣的測試環境。
珠海市發展和改革局經濟體制改革科負責人表示,應用場景創新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抓手,也是促進企業跨越式發展和培育未來產業新賽道的重要途徑,“發布創新應用場景能力清單和應用場景機會清單,是以場景創新為杠桿撬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耦合,構建強大‘場景驅動’推廣生態的重要抓手,也是加速推動更多新技術、新產品率先在珠海應用、推廣、迭代的有效手段”。
據珠海市發展和改革局消息,截至目前,珠海已分類別、分區域、分批次公開發布約170個應用場景機會、87項能力、218個創新產品,涵蓋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醫療衛生、能源基礎設施、政務服務領域的多個場景需求。
在科技企業看來,這就猶如一份政府向他們發出的“外賣訂單”,每一道“菜品”都是技術落地的新機遇、產業升級的新空間。
這體現出珠海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思路轉變——與其直接給企業發補貼,不如給企業發“場景”,為前沿技術提供測試場和市場。
以人工智能領域的場景需求為例,清單提供的場景涵蓋政務、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通過AI和大數據分析優化交通物流智能監測系統,可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緩解城市擁堵;在智慧政務領域,用AI審核系統實現審批流程自動化,能大幅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在教育智能化方面,借助AI設計個性化教學指導方案,可優化教學全流程……
這些應用場景,不僅能為企業帶來商業研發機會、助力其拓展智慧城市市場,還有助于提高市政、民生等領域的運行效率,優化公共服務體驗。
專家評審立項破除準入難題
為了讓合作更順暢,珠海在全省率先試行以專家評審立項的方式實現場景供需合作,由專家把關,助力企業形成可盈利的商業模式,破解新技術、新產品準入限制難題。
廣東格迅降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迅降碳”)是一家專注于節能降碳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港資企業。2024年底,該公司成功通過珠海市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應用場景專家評審,并在香洲區鳳山科技園實施集中供冷節能改造項目。
通過波谷時段制冷蓄能,該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節電24萬度,相當于72噸標準煤。相比傳統分體式空調,每年可為園區租戶節省電費56.7萬元,顯著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該項目采用市場化運營模式,按供冷量收費,預計3年收回投資成本,不僅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還可創造園區、租戶和企業多方共贏局面。
“憑借鳳山科技園集中供冷節能改造項目的成功示范,我們打開了產品落地應用的廣闊市場。目前,公司正與香洲區多家商務樓宇載體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動節能改造。”格迅降碳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這些有真實需求、有政策支持的應用場景,企業不僅能獲得首單收入,更能積累寶貴的行業案例和數據,為后續市場拓展打下基礎。
除了開放場景,珠海還建立起一批線上線下服務載體,如香山全球科創路演中心首創場地“雙免”優惠,提供場景發布、項目路演、投融資對接、技術轉移全鏈條服務;在“香鏈通”產業服務平臺上,企業可以隨時“點單”,政府安排專人“接單”,服務又快又貼心。
以應用場景的開放合作為切入點,珠海已推動凈宇智能等一批優質創新企業在此“落地生花”。隨著創新要素在大灣區加速流動,開放的應用場景或成為珠海最大的營商環境,為中小城市突破資源限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