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至17日,第七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下稱“教博會”)在珠海舉辦。本屆教博會以“匯聚·共享·創新——推動教育創新發展,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為主題,吸引近2000家單位參展,集中展示千余項教育創新成果。
本屆教博會聚焦教育改革前沿,展覽內容涵蓋新時代立德樹人與思政教育一體化創新、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同等八大領域,設置綜合展、專題展、區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系列論壇、工作坊和路演活動,展覽面積超3萬平方米,將舉辦論壇50余場、工作坊超千場,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密度最高的教育成果資源匯聚與交互平臺。
多項創新教育成果密集推出。北師大聯合多所高校團隊開發出“做飛機”航空科學課程,通過高仿真教具與沉浸式實踐,貫通小初高全學段,開創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新范式。現場展出國產大型客機C919科普模擬艙,復刻真實駕駛艙環境,讓學生親手操作飛行控制系統。中國商飛公司參與課程實施。活動現場專業飛行員帶領中小學生開展模擬飛行。
論壇活動方面,教育局長論壇首次在珠海舉辦,匯聚400余位全國各地教育負責人,圍繞基礎教育改革深水區展開深度研討。北師大與中國教育學會將聯合舉辦首屆中小學科學教育大會,聚焦“雙減”背景下科學教育提質增效,產出實用指南與資源庫。
今年是教博會舉辦第十年。十年來,教博會累計展示國內外優秀教育創新成果近萬項,吸引超百萬參與者。自2018年永久落戶珠海后,教博會實現從單一展示向“展示、交流、轉化、孵化”一體化生態的轉型升級,構建起“政府+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國際資源”協同創新生態,全景式呈現中國教育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