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鎮改造的沿河示范主街,栩栩如生的龍形圖案躍然墻面。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漫步惠東鄉鎮,平坦潔凈的柏油村道、繽紛多彩的村宅墻繪、特色鮮明的鎮村標識,以及房前屋后隨處可見的小花園、小菜園,共同勾勒出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
今年是“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惠州市惠東縣立足山區、沿海兩大發展帶的資源稟賦,以“七個一”工程為抓手,推動省級典型鎮、典型村建設提質升級。各鎮街結合自身特色,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合力描繪“鎮域強、鄉村美、農民富”的振興圖景。
這場涵蓋道路、公園、農貿市場、河道、房屋外立面等民生領域的持續改善,正在惠東的山海之間,繪就一幅城鄉協調發展的嶄新畫卷。
文化賦能
老舊圩鎮綻放新顏值
從山區到沿海,惠東縣17個鎮街、管委會資源稟賦各異,文化習俗與產業格局各具特色。如今,隨著“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步入惠東任一鎮街,其獨特風貌在踏入瞬間便撲面而來。
在安墩鎮,美麗圩鎮客廳坐落于粵贛湘邊縱隊紀念館內。山巒層疊的入口設計,將人瞬間帶入革命老區的山水意境。展墻上,建設規劃、自然風光與人文風俗圖文并茂。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融入特色農產品元素的文創產品——小夜燈、桌墊、冰箱貼,設計精巧,令人愛不釋手,成為展示安墩“紅色、綠美、溫泉”三張名片的生動窗口。
平海鎮的濱海風情則在示范主街上淋漓展現。沿X213公路進入鎮區,臨街建筑以青灰與亮白為主色調,海浪、魚蝦等海洋元素點綴其間,整體風格淡雅而充滿活力,濃郁的海濱氣息撲面而來。
產業自信同樣成為圩鎮風貌的亮眼標識。在“中國女鞋之鄉”吉隆鎮,改造一新的沿河示范主街上,栩栩如生的龍形圖案躍然墻面;高速路出入口,一座醒目的女鞋雕塑矗立,彰顯著當地獨具特色的產業風貌。
歷史與現代的融合在白花鎮別具韻味。創建于1870年的蓉鏡小學舊址,如今被活化利用為圩鎮客廳,古老的拱門式騎樓與現代庭院綠植相映成趣,保留了歷史建筑的厚重感,又注入了休閑會客的新功能,既延續文脈,也服務當下。
而在寶口鎮,“綠色寶藏、秀美江源”的生態理念貫穿建設始終。從寶口橋進入圩鎮,碧道綠樹成蔭,入口通道的歡迎標語與自然景觀和諧相融。該鎮通過串聯美麗入口通道、示范主街和外立面提升等,將文化標識、自然環境與人居環境整治有機融合。
這場“美麗變革”,源于惠東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的精準施策。立足各鎮獨特定位,打造契合本土稟賦的個性表達,使傳統老舊的圩鎮,蝶變為兼具“顏值擔當”與“文化展廳”功能的特色空間。
一個個崛起的美麗圩鎮客廳,正成為解讀惠東“百千萬工程”最鮮活的窗口,見證老鎮新生的蝶變之路。
民生筑基
環境提質引領發展興
當道路更通暢、環境更宜居、服務更優質,潛在資源便自然轉化為發展資本?!鞍偾f工程”不僅重塑惠東鎮村面貌,更通過夯實民生基礎、培育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能,實現從“環境美”到“發展興”的跨越。
在高潭鎮,伴隨著美麗入口通道、圩鎮客廳、示范主街等項目的建成,以及紅色長廊、連心路綠化提升等工程啟動,這些直觀變化,給發展帶來了新活力。其中,中洞村已實現集體經濟收入超過百萬元,該村借助惠州中洞抽水蓄能電站落戶契機,在改善村莊生活、出行環境的同時,積極盤活閑置資源,將閑置的村道、房屋、學校場地用于租賃辦公,實現每年穩定收益租金超30萬元。
在平海鎮,群眾的獲得感體現在一個個具體的場景里。新建的兒童友好公園成為親子休閑的好去處,而正在實施外立面改造的農貿市場,即將以整潔明亮、富有海洋風情的新面貌重新開放,進一步提升當地群眾的生活品質。
在白盆珠鎮,人居環境的改變直接驅動了經濟發展。近年來,白盆珠通過積極推進“青瓷印記”考古小鎮建設,培育“橫江貿寶”“白馬易吉”“棲野綠石河谷”等3個國家3A級景區,年接待游客150萬人次。今年5月,該鎮橫江村獲得“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目前,白盆珠鎮正結合“五好兩宜”和美鄉村試點建設,高效推進27個項目建設。
三年初見效,惠東的答卷寫在煥然一新的圩鎮客廳里,寫在整潔有序的農貿市場里,寫在百姓滿意的笑臉上。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聚焦沿海、山區發展帶建設,深化典型村培育質量,推進重大產業平臺落地,讓‘鎮域強、鄉村美、農民富’的圖景在惠東大地更加鮮明?!被輺|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惠東正推動鄉村從“美起來”向“強起來”加速邁進,為廣東縣域高質量發展貢獻著獨特的“惠東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