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5年上半年,河源市地區生產總值668.7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91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248.64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350.16億元,增長3.2%。
農業生產總體穩定,各類產品增長較好。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9.99億元,增長5.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主要行業增速提升,占比最大的農業(種植業)產值60.08億元,增長3.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牧業增速提升較快,牧業產值31.26億元、增長7.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5.2個百分點。林業生產加快增長,新增造林撫育面積31.87萬畝,增長52.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8.6個百分點;大徑竹214.54萬根,增長16.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5個百分點。主要農產品產量提高。茶葉產量6526噸,增長5.2%;出欄生豬91.16萬頭,增長14.5%;淡水產品產量2.52萬噸,增長6.2%,其中:淡水養殖產量2.48萬噸,增長6.2%。
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制造業帶動明顯。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增速比1-5月提高0.5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仍較強勁,在三大門類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優勢行業均實現增長,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四大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6.0%、20.9%、13.7%和7.2%,高出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0.4、15.3、8.1和1.6個百分點。新興產業較快發展,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31.5%、14.1%和13.7%。
投資整體低位運行,基礎設施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7.5%。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速(19.1%)拉動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9個百分點,比1-5月提高1.9個百分點,增速逐月加快。重點領域表現突出:互聯網相關服務業,道路運輸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分別增長637.9%、75.4%和58.9%。工業投資降幅收窄,工業投資降幅(-10.3%)比1-5月收窄0.9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制造業)中,醫藥制造業投資增長92.7%;優勢傳統工業中,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投資分別增長497.8%和15.8%。國有經濟與設備購置投資驅動力強,國有經濟投資增長16.3%,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7.5%,分別拉動全部投資增長4.0和1.0個百分點。
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物價水平總體穩定。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19億元,增長3.2%,增速比1-5月提高0.7個百分點,實現連續4個月增速回升。生活類商品銷售良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糧油、食品類分別增長141.1%、77.7%和7.9%。汽車消費市場較為活躍,依托惠民車展及以舊換新補貼,6月當月限上汽車零售額2.46億元,當月增長15.4%,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1.05億元,當月增長22.3%。電商融合與政策綜合成效顯著,6月當月全市限上單位網絡零售額達1.36億元,大幅增長247.9%;上半年零售額3.41億元,增長33.9%。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下降0.4%。分類別看,八大類消費品價格呈“四升四降”: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5.0%,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2%,衣著類上漲0.1%;醫療保健類下降0.2%,食品煙酒類下降0.3%,居住類下降0.8%,交通和通信類下降2.9%。
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金融形勢運行穩健。上半年,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57億元,增長12.3%;其中,稅收收入17.17億元,增長5.2%;非稅收入24.40億元,增長17.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5.89億元,增長6.3%;其中,科學技術、農林水、節能環保和交通運輸支出分別增長60.5%、35.3%、21.6%和20.5%。
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940.54億元,增長7.3%;本外幣貸款余額1899.70億元,增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