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草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將其作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抉擇。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數字經濟綜合發展水平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今年2月底,國家數據局正式批復包含我省在內的7個地區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省政務和數據局牽頭起草了《廣東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建設方案》)。9月30日,國家數據局正式函復包含我省在內的7個地區試驗區建設方案。近日,《建設方案》以省政府名義正式印發實施。
二、主要目標
到2027年,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穩居全國首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6%,打造3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萬億級數字產業集群,培育若干高價值數字產業新賽道,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15%,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4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突破6萬家,算力規模超過60E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將廣東打造為國際一流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全球數字化水平最高的灣區。
三、重點任務
《建設方案》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圍繞數據基礎設施、數字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適數化改革、開放合作等方面,提出六大主要任務:
一是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核心要素供給。圍繞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新范式、優化數據要素供給新生態、打造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新高地三方面提出工作任務,著重推動數據要素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強化數字經濟核心要素供給。
二是優化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圍繞“構建可信數據流通‘一張網’”“打造綠色協同算力‘一張網’”“打造空天地海通信‘一張網’”三方面提出工作任務,強調各類基礎設施的統籌部署、協同聯動,形成數據基礎設施三張網。
三是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打造國際一流數字產業集群。圍繞“引領數字技術新突破”“布局數據產業新賽道”“加強算力產業新供給”“構建算法產業新生態”“拓展終端產業新場景”“鍛造產業鏈韌性新體系”等六方面提出工作任務,強調以數字技術突破帶動數字產業“數據-算力-算法-終端”全鏈條創新發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四是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深化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圍繞“加速傳統企業數智升級”“深化重點產業智改數轉”“推進數字城鄉融合共進”等三方面提出工作任務,強調全面推進企業、產業、城鄉三類主體的數字化轉型,并突出人工智能在轉型中的賦能作用。
五是推進適數化改革,充分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活力。圍繞“以制度創新推動數字經濟規范發展”“以生態打造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以要素保障促進數字經濟動能釋放”“以數字政府改革提升營商環境質效”等四方面提出工作任務,強調圍繞數字經濟治理、平臺企業培育、關鍵要素保障、政務服務升級四個方面推進適數化改革,破除數字經濟發展的制度障礙,優化發展環境、激發發展活力。
六是深化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構建高水平開放合作新格局。圍繞“協同推動‘數字灣區’建設”“深化省際數字經濟交流合作”“拓展國際數字經濟開放空間”三個方面提出工作任務,強調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省際合作、國際合作三個層次,全面提升全省數字經濟協同發展、對外開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