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M2)、人民幣貸款等金融總量穩步增長,為實體經濟運行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用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
近期,各地金融管理部門圍繞地方經濟與產業特點出臺針對性舉措,金融機構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強化服務能力,共同落實落細穩經濟各項存量與增量政策。
促消費擴內需 消費貸款“國補”出爐
著眼于支持促消費、擴內需,8月12日,多部門發布《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通過財政金融聯動,降低居民信貸成本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
這兩項被稱為消費貸款“國補”的新政策,得到了快速響應。作為貼息政策經辦機構,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已發布相關貼息工作公告。
其中,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尤其受關注。據經辦金融機構介紹,9月1日起可辦理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申請流程便捷。個人可按一般貸款流程辦理貸款,只需授權銀行查詢貸款發放賬戶,識別消費交易信息。銀行將按政策規定,在收取貸款利息時直接扣減財政貼息資金。
“這種‘先扣減,后審核’的方式,可以提高消費者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興業研究宏觀市場部研究員張勵涵表示,貼息政策覆蓋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領域,有助于實現政策接續,同時覆蓋諸多服務消費領域,有望釋放服務消費潛力,推動消費結構升級。
在貼息政策實施過程中,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等將形成合力。央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日前表示,貼息政策與央行前期出臺的消費領域金融支持政策著力點一致,有利于產生“1+1>2”的政策效應。金融監管總局則將引導貸款經辦機構強化主體責任,優化金融服務,加強資金用途管控,確保資金合規和有效使用。
“這是財政貨幣政策的新協同,體現出中央政治局會議‘要落實落細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導向。”中金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表示,預計每100億元財政貼息金額能夠支持1萬億元消費和服務業貸款投放,將在保護銀行息差的同時刺激消費信貸需求。
此外,著眼于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多地進一步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后,北京、天津、蘇州、合肥等地調整優化了公積金貸款政策。
金融支持科創、小微、外貿力度加大
一段時間以來,從制度設計到資源配置,金融支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與薄弱環節進一步傾斜。
為提升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強度精度效度,央行等七部門8月公開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到2027年,支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金融體系基本成熟;制造業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當前,在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對于高端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領域已經逐漸形成多層次的金融政策助力。多部門近期出臺專門文件,從挖掘新型工業化的金融需求出發,全面梳理和統籌現有政策,有望全面推動相應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資源的供求平衡,形成政策合力與可持續作用效果。”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表示。
金融部門正加大對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領域支持力度。近期,各地金融管理部門圍繞地方經濟與產業特點,多措并舉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各金融機構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助力落實落細穩經濟各項存量和增量政策。
比如,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深圳金融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等四部門聯合推出科技支行建設2.0版本,進一步優化科技支行建設標準,打造科技金融標桿示范;陜西金融監管局指導西安銀行聯合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為專精特新專板企業量身打造專屬信貸產品“專精特新專板貸”。
呵護小微企業經營,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等部門指導北京銀行天津分行落地質量融資增信貸款,助力企業設備升級和產能提升;青島金融監管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青島市加力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實施意見》,從增加小微企業融資供給等方面提出19條措施。
助力穩外貿,建設銀行開展“揚帆出海,金融護航——百城萬企穩外貿”系列活動,推出“穩外貿護航錦囊-五景十策”產品服務包,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多元市場,增強抗風險能力。
為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多地持續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稱,通過將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陽光化”,提升了企業融資服務獲得感。截至7月末,全省已累計辦理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填報接近5萬筆、涉及貸款金額超過2000億元。
金融體系將持續優化信貸結構
關于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
針對信貸結構,報告明確,金融體系將聚焦國民經濟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圍繞科技創新和擴大消費等支持主線,持續優化信貸結構。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溫彬認為,后續貨幣政策的重心在于抓好落實,積極推動前期推出的一攬子金融政策以及近期各項穩增長增量政策落地顯效,并對前期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保持密切跟蹤,增強靈活性。總體看,下半年為穩信用、促內需、強協同、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貨幣政策仍將保持支持性立場。
“結構性政策更能精準發力。”溫彬表示,今年以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成為發力重點。結構性工具“擴量、降價”,也有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避免資金空轉。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也認為,結構比總量更重要。在擴大消費方面,預計貨幣政策將從三個方面發力:落實前期的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加大對服務消費領域的供給支持;拓寬消費領域經營主體融資渠道,穩固信貸支持力度,加快發展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在需求側強化政策協同,通過中長期消費發展戰略,有效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