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批復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報送的《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推動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各項工作落實,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未來5年,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將有這些變化,一起來看——
到2027年,力爭居民15分鐘可達最近的醫療服務點;到2030年,群眾就近就便享有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實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布局更加合理,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力爭居民15分鐘可達最近的醫療服務點。到2030年,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人才隊伍持續發展壯大,設施設備條件和數智化水平顯著改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基本醫療服務均質化水平明顯提升,縣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服務量占比持續提高,中西醫協調發展邁向更高水平,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群眾就近就便享有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縣鄉村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分別提供這些服務
●縣級醫院主要提供縣區內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診療護理和危急重癥救治、疑難復雜疾病向上轉診等服務及承擔相應公共衛生功能。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及為初診患者、普通常見病和多發病患者、診斷明確且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等提供服務。
●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承擔行政村、社區范圍內人群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普通常見病、多發病的初級診治、康復等工作。
強化孕產婦等重點人群系統連續服務
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普惠行動。強化孕產婦、0—6歲兒童、6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壓、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患者等重點人群系統連續服務,加強基層多病共防、多病共管和醫防融合,到2030年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范管理服務率達到70%以上。引導規范社會辦醫療衛生機構參與承接政府購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
完善加快基層發展激勵機制。按程序動態調整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統籌地區內“同病同付”,完善不同層級醫療衛生機構差別化支付政策,支付比例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落實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保支付相關政策。通過鄉村一體化管理或單獨納入,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
到2030年常住人口5萬以上的縣區普遍具備開展白內障手術、血液透析能力
開展基本醫療服務提升行動。發展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全科、感染、麻醉、病理、白內障手術、血液透析、精神衛生等服務,到2030年常住人口5萬以上的縣區普遍具備開展白內障手術、血液透析能力。強化村衛生室基本醫療服務功能。持續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優質醫療服務下沉基層。
推進兒童、老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服務保障行動
●完善出生缺陷篩查、診斷、治療、康復服務鏈條。
●加強兒童青少年肥胖、近視、心理行為異常、脊柱彎曲異常、齲齒等防治。
●增強婦女常見病綜合防治能力。
●強化老年健康促進,持續推進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務、老年期癡呆應對等工作,增加上門護理服務供給。
●加強殘疾人健康管理和康復服務。
●引導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延伸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參與支持普惠托育服務。
●加強公共場所和社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推廣配置。
推進緊密型醫聯體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到2027年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基本實現縣和縣級市全覆蓋,到2030年縣域醫共體緊密性、協同性進一步提升。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新生兒和兒童救治等中心以及??婆R床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