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既注重引進高質量演出劇目,也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服務,讓廣大市民以更輕松、更親切的方式接觸高水平文藝演出。
藝術節期間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舉措,每個入選劇目提供不少于50張針對特定人群的免費票和不少于可售票10%的低價票,部分演出低價惠民票比例超50%,票價最低至30元,真正推動高雅藝術走入尋常百姓家。
在藝術節正式啟動前,多項預熱活動已陸續展開,并面向特定群體推出“文化大禮包”。例如,廣州大劇院在教師節期間上演舞劇《孔子》,特別推出教師購票優惠,向教育工作者表達敬意;話劇《Skylight天色》則在深圳濱海藝術中心首演時,邀請醫護群體免費觀演,以藝術向他們致敬。
多家專業文藝院團與部分演出團體將深入學校、商圈、廣場、公園、景區等城市公共空間,開展即興快閃和戶外表演,借助“白鵝潭大舞臺”“二沙島戶外音樂季”等惠民文化品牌,打造“無圍墻的劇院”,實現藝術與公眾生活的“零距離”接觸。
據不完全統計,藝術節期間將舉辦的公益演出總場次預計超過150場。其中,廣州推出“藝動灣區——白鵝潭大舞臺周末藝術匯”,廣東歌舞劇院、廣東現代舞團、廣東音樂曲藝團、廣州雜技藝術劇院、廣州粵劇院等專業團體,將于9月13日至10月11日期間,在白鵝潭大舞臺輪番登臺獻藝。
藝術節還推出了跨場館聯動優惠政策:觀眾憑大灣區任何劇場出售的藝術節演出門票,可在廣東美術館、廣東省博物館特展中享受優惠購票資格,每張演出票可購買2張特展優惠門票,實現“一票通達、多館受益”。
除演出之外,本屆藝術節還特別策劃了四場高質量的藝術講堂,于9月17日至18日集中舉行。藝術講堂面向公眾免費開放,每場招募250名觀眾。四場講座主題涵蓋廣泛、嘉賓陣容強大。
《藝術生態與城市發展》邀請北京、上海、香港、澳門等地藝術名家共同探討藝術與城市的內在聯系;《交響樂的歷史回響與當下訴說》匯聚海內外音樂家,討論如何在當代文化背景下推動音樂普及與創新;《當代戲曲發展的“守”與“破”》邀請戲劇專家結合近年戲曲“破圈”案例,探討傳統藝術如何在堅守本質的同時實現創新表達;《田沁鑫的戲劇世界》則由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分享創作歷程與藝術理念。
通過演出、講座、優惠聯動與公益專場等多維舉措,本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不僅打造出一場高水準的藝術盛會,更真正踐行文化惠民、藝術普及的宗旨,成為聯結城市、藝術與公眾的重要橋梁。